400-1500-108
電話:0512-50369657
傳真:0512-57566118
郵箱:zeiss.sale@yosoar.com
地址:昆山市春暉路嘉裕廣場1幢1001室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迅猛發展的浪潮中,電池技術的突破成為了行業競爭的核心焦點。而電池材料作為電池性能的關鍵決定因素,其微觀結構與特性的深入研究對于推動電池技術進步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聚焦離子束掃描電鏡(FIB)技術的出現,為電池材料研究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在該領域展現出了廣泛而深遠的應用前景。
一 橫截面分析
操作與目的
利用FIB技術對電池材料進行精確切割,制備出適合觀察的橫截面。這有助于研究人員直接觀察材料內部不同層次的結構特征,獲取材料在特定平面上的微觀信息,如不同成分的分布、相界面形態等,為理解電池材料的整體結構奠定基礎。
數據獲取與意義
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對橫截面進行成像,能夠得到高分辨率的圖像,清晰呈現材料內部的微觀形貌細節。這些圖像數據可以揭示材料的均勻性、缺陷情況以及各組分之間的結合狀態等信息,對于評估電池材料的質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義。
二 層析成像(FIB-SEM Tomography)
成像原理與過程
基于FIB技術對電池材料進行連續的超薄切片,并在切片過程中同步使用SEM進行成像。通過獲取一系列緊密相鄰的二維圖像,然后利用專門的軟件算法將這些圖像堆疊起來,重建出材料內部三維結構的層析圖像。
優勢與應用價值
這種方法能夠提供材料內部三維空間中結構和成分變化的詳細信息,分辨率可達到納米級別。在研究電池材料的孔隙結構、顆粒分布的三維形態以及不同相之間的空間關系時具有獨特優勢,有助于深入理解電池材料在三維空間中的微觀結構特征及其對電池性能的影響機制。
三 三維分析
分析內容與手段
在獲取了電池材料的三維數據(如通過層析成像)后,進行多方面的分析。包括研究樣品的化學和晶體微觀結構,確定不同元素在三維空間中的分布情況,分析晶體結構的取向、晶界特征等。通過對這些三維數據的處理和分析,可以從整體上把握材料的微觀結構特性。
研究意義
有助于揭示電池材料內部微觀結構與宏觀性能之間的關系,為優化電池材料的設計和制備工藝提供依據。例如,通過分析三維結構中的孔隙連通性,可以了解離子在電池充放電過程中的傳輸路徑,進而指導改善電池的電化學性能。
四 TEM樣品制備
制備方法與特點
FIB掃描電鏡技術可以從電池材料的特定位置精確提取出微小的薄片樣品,用于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分析。在制備過程中,能夠控制樣品的厚度(通常在納米級別)和形狀,以滿足TEM對樣品的要求。
對研究的重要性
TEM具有極高的分辨率,能夠提供原子尺度的微觀結構信息。通過FIB制備的TEM樣品,可以深入研究電池材料中的晶體缺陷、原子排列、界面原子結構等微觀特征,這些信息對于理解電池材料的基本物理和化學性質以及性能改進至關重要。
五 飛秒激光輔助樣品制備(Laser-FIB)
技術原理與優勢
利用飛秒激光的高能量密度對電池材料進行切割、加工,實現快速制備大面積樣品。激光輔助制備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的特點,能夠在較短時間內獲得適合分析的樣品,并且可以減少對樣品周圍區域的熱影響和機械損傷,保持材料的原始微觀結構完整性。
應用場景與效果
適用于需要制備較大尺寸樣品或快速獲取多個樣品進行對比分析的情況。例如,在對不同批次或不同工藝制備的電池材料進行初步篩選和比較研究時,激光輔助樣品制備可以提高效率,為后續更詳細的分析提供充足的樣品。
六 體積內樣品分析
體積關聯綜合分析流程
首先利用蔡司X射線顯微鏡(XRM)三維無損地識別、定位到感興趣的區域,然后通過飛秒激光快速切割到達樣品區,之后進行FIB精拋得到高精度的截面。最后再結合SEM、能量色散譜儀(EDS)等技術對樣品中的元素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獲取目標樣品材料的化學成分信息。
研究成果與價值
通過這種多顯微鏡聯合分析流程,可以直接定位感興趣區域在樣品中的三維坐標,從宏觀到微觀、從結構到成分全面深入地了解電池材料的特性。研究成果能夠為電池材料的研發提供多維度的數據支持,幫助研究人員優化材料配方、改進制備工藝,從而提高電池的性能、安全性和使用壽命,推動新能源電池技術的發展。
想了解更多蔡司掃描電鏡配置及價格請咨詢我們15262626897